混合制粒机是一种将粉状物料通过搅拌、混合并制成颗粒的设备,广泛应用于制药、化工、食品等行业。其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旨在实现均匀混合、有效制粒,并满足不同工艺需求。以下是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详细说明:
一、混合制粒机的结构:
1.容器(槽体)
材质:不锈钢、碳钢或合金,需耐腐蚀、易清洁。
形状:常见为圆柱形或锥形,底部可倾斜或带卸料口,便于出料。
功能:容纳物料,提供混合和制粒的空间。
2.搅拌系统
搅拌桨:通常为轴向或径向叶片,用于强制物料翻动、混合。
制粒装置:
旋涡式制粒:高速旋转的搅拌桨形成涡流,使粉末团聚成粒。
挤压式制粒:配备螺旋推进器或辊压机构,将粉末压实成块后破碎成粒。
喷雾式制粒:喷入粘合剂(如水、乙醇)促进粉末粘结成粒。
3.传动系统
电机与减速机:提供搅拌动力,调速范围广(如变频控制)。
联轴器/皮带轮:连接电机与搅拌轴,传递扭矩。
喷雾系统(可选)
喷嘴:用于喷洒粘合剂或润湿剂,促进粉末粘结。
雾化方式:气压喷雾、超声雾化等,确保液滴均匀分布。
4.控制系统
操作界面:触摸屏或PLC控制,设定搅拌速度、时间、喷雾量等参数。
安全保护:过载保护、紧急停机按钮、温度/压力传感器(高温工艺)。
5.出料系统
卸料门/阀门:控制颗粒排出,部分设备配备振动出料装置。
筛网(可选):对颗粒进行分级,分离过大或过小的颗粒。
二、混合制粒机的工作原理:
1.混合阶段
粉状物料加入容器后,搅拌桨低速旋转,通过剪切、对流和扩散作用实现均匀混合。
若需添加粘合剂,可通过喷雾系统均匀喷洒,使粉末表面润湿并初步粘结。
2.制粒阶段
旋涡式制粒:搅拌桨高速旋转,形成离心力和涡流,粉末在碰撞中团聚成粒。
挤压式制粒:螺旋推进器或辊压机构压缩粉末,使其通过模孔或破碎成粒。
喷雾制粒:粘合剂雾化后均匀覆盖粉末表面,通过滚动或碰撞形成颗粒。
3.干燥与固化(可选)
部分设备集成加热或真空系统,去除颗粒中的水分或溶剂,加速固化。
4.出料与分级
制粒完成后,打开卸料门排出颗粒,或通过筛网分级,确保颗粒尺寸均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