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细内容

返回

农药干悬浮剂的工艺流程

发表日期:


农药干悬浮剂加工工艺与流程:

       农药干悬浮剂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剂型,现已成为基本加工剂型之一。干悬浮剂(简称SC)又称水悬浮剂、胶悬剂、浓缩悬浮剂,是在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剂作用下,将不溶于或难溶于水的原药分散到水中,形成均匀稳定的粗悬浮体系。由于其分散介质是水,所以悬浮剂具有成本低,生产、贮运和使用安全等特点,而且容易与水混合,使用方便。与以有机溶剂为介质的农药剂型相比,具有对环境影响小和药害轻等优点。

[干悬浮剂]

       干悬浮剂的制剂技术涉及到农药化学、农药制剂学、物理化学、化工机械等多个学科,研究和制造技术比较复杂。尽管早在20世纪70年代,干悬浮剂就已经出现,但由于受到研磨机械、表面活性剂等技术发展的影响,其推广规模仍难与乳油、可湿性粉剂等大宗剂型相比。目前开发的品种,尤其是国内生产的多数干悬浮剂产品物理稳定性较差,贮存中易发生分层、沉淀,农药有效成份难以均匀分散,甚至结块不能从包装物中倒出,严重影响了干悬浮剂这一农药新剂型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使用。农药干悬浮剂加工的设备和工艺非常重要,常常影响到产品的质量。

干悬浮剂加工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:

1、根据选好的农药有效成分的性质确定一种加工方法,即确定工艺路线;

2、选定合适的加工设备;

3、确定各组分的加料顺序。

       农药干悬浮剂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。一种是超微粉碎法(亦称湿磨法),另一种是凝聚法(亦称热熔—分散法)。而农药水悬浮剂的加工基本都采用超微粉碎法。

      为了保证农药干悬浮剂产品的性能,我国化工行业标准《农药干悬浮剂产品标准编写规范》(HG/T2467.5—2003)中规定,一般农药悬浮剂产品应当控制有效成分含量、相关杂质*、酸碱度或pH值范围、悬浮率、倾倒性、湿筛试验、持久起泡性、低温和热贮稳定性等9项指标。这些指标可以保证农药悬浮剂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和一些性能。但从保证其使用性能角度考虑,农药悬浮剂还应控制一些必要项目。这些项目包括:离心稳定性、黏度和对水质适应性的试验。

       农药干悬浮剂是当前*的环保型农药制剂之一,但在我国农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还很有限,农药助剂仍是影响该制剂开发的因素之一。随着国外助剂进入中国市场和国内农药助剂的开发,农药干悬浮剂开发必将得到迅速发展。